close
英語文學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領域,叫做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維基百科對世界文學的說明很簡單,就是包含世界各地的文學,這樣的定義未免太廣泛,而且如果真是這樣子的話,那麼世界文學就沒有研究的必要了。讓我講一下我大學時所學過的世界文學,這是指除了傳統英語世界,也就是英美地區以外的英語文學,還是聽不懂?:p
英國在19~20世紀時曾經佔領許多殖民地,例如南非、印度、加勒比海的島嶼,經過長久的殖民和強勢文化的洗禮後,這些地區出現了他們自身的,結合了當地文化的英語文化,這些地區的作家使用英語所寫的的作品,就是所謂的世界文學。
其實也可以說,只要是出自非傳統英語世界作家,使用非母語,也就是英語寫的作品,都可以被稱為世界文學。由於作家本身的文化背景,又是運用英語寫作,使得他們的作品常常能夠顯露出強烈的自我本位文化和英語文化之間的關係,也是因為多了這層微妙的對立,世界文學常常會處理到像:移民、種族、文化認同、國族想像、女性意識(殖民母國象徵父權,殖民地為服從的陰性角色)等的主題....
好啦,再扯下去我就會漏餡了。我只是要說世界文學很有趣而已,我記得那時上這課讀過一本小說,書名很殘念地忘記了,好像是什麼什麼海吧。不是有一本經典小說《簡愛》嗎,(說真的我覺得這本書真是超變態的),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瘋女人,好像是簡愛喜歡的Rochester先生的前妻還未婚妻吧,她被設定為在西印度群島出生長大,而也就是因為她的熱帶地區/異國的背景,使得她與瘋狂扯上了關係,(最後多虧了她發瘋把整間房子給燒掉也因此死亡,否則簡愛還不能跟Rochester終成眷屬哩),而這本小說則是從此處延伸,講的是這位謎般的女人的故事,不能說是為她平反,毋寧說是站在第三世界的角度,為這位在舊英語世界中被窄化的人物賦予血與肉,我覺得比《簡愛》豐富有趣多了。
我對任何與印度有關的英語作品特別著迷,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其實我對印度文化本身毫無認識,可是只要它是沾上了一點印度文化與外部碰撞有關的東西,我就特別有興趣。大概是印度和中國都擁有非常古老的文化,擁有非常繁複又莫名其妙的儀式和規定,而這兩個文化在20世紀都遭到新時代各種新觀念的挑戰,而且感覺上,不管西化的程度有多深,感覺印度社會總體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當然我不知道事實上是不是如此,但就是因為這種想像,為印度染上了一層異國的、可窺探的色彩。很好笑喔,像是有些電影、小說是講第二代移民與自己家庭、文化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我對講華人家庭的就沒什麼很大的興趣,但是講印度家庭的就想讓我一探究竟。
而且,印度式思維是我很有興趣但永遠不會想搞懂的東西,印度人真的很有把事情--不論是一句話或一個概念--搞「難」的本事---不論是我之前賣車給一個印度人或是與我印度同學相處都讓我十足領教了這一點。不曉得是不是他們的血液中,永遠帶有那些哲學的、玄秘的、形而上的基因,但是他們善於駕馭複雜事物的頭腦又使得他們擁有非常棒的邏輯天才。所以印度作家可以寫出結構複雜、一句話中插入許多意群、長的有如小型迷宮的句子,可是又不知不覺讓人陷溺其中。
語言是這些印度作家讓我最著迷的因素之一,像是Salman Rushdie,他的《午夜之子》Midnight Children真是了不起的小說---當然我是看中文版的,(在這裡我要向午夜之子的譯者張定綺致上敬意,這本書真是太難了),或是另一個我忘了名字也忘了書名的女作家。最近則是在看The Namesake,作者是Jhumpa Lahiri。
續....
*其實我是因為在看The Namesake這本小說才信筆寫下這些東西,寫著寫著就不知如何收尾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時間繼續下去,所以...那就先這樣吧。
英國在19~20世紀時曾經佔領許多殖民地,例如南非、印度、加勒比海的島嶼,經過長久的殖民和強勢文化的洗禮後,這些地區出現了他們自身的,結合了當地文化的英語文化,這些地區的作家使用英語所寫的的作品,就是所謂的世界文學。
其實也可以說,只要是出自非傳統英語世界作家,使用非母語,也就是英語寫的作品,都可以被稱為世界文學。由於作家本身的文化背景,又是運用英語寫作,使得他們的作品常常能夠顯露出強烈的自我本位文化和英語文化之間的關係,也是因為多了這層微妙的對立,世界文學常常會處理到像:移民、種族、文化認同、國族想像、女性意識(殖民母國象徵父權,殖民地為服從的陰性角色)等的主題....
好啦,再扯下去我就會漏餡了。我只是要說世界文學很有趣而已,我記得那時上這課讀過一本小說,書名很殘念地忘記了,好像是什麼什麼海吧。不是有一本經典小說《簡愛》嗎,(說真的我覺得這本書真是超變態的),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瘋女人,好像是簡愛喜歡的Rochester先生的前妻還未婚妻吧,她被設定為在西印度群島出生長大,而也就是因為她的熱帶地區/異國的背景,使得她與瘋狂扯上了關係,(最後多虧了她發瘋把整間房子給燒掉也因此死亡,否則簡愛還不能跟Rochester終成眷屬哩),而這本小說則是從此處延伸,講的是這位謎般的女人的故事,不能說是為她平反,毋寧說是站在第三世界的角度,為這位在舊英語世界中被窄化的人物賦予血與肉,我覺得比《簡愛》豐富有趣多了。
我對任何與印度有關的英語作品特別著迷,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其實我對印度文化本身毫無認識,可是只要它是沾上了一點印度文化與外部碰撞有關的東西,我就特別有興趣。大概是印度和中國都擁有非常古老的文化,擁有非常繁複又莫名其妙的儀式和規定,而這兩個文化在20世紀都遭到新時代各種新觀念的挑戰,而且感覺上,不管西化的程度有多深,感覺印度社會總體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當然我不知道事實上是不是如此,但就是因為這種想像,為印度染上了一層異國的、可窺探的色彩。很好笑喔,像是有些電影、小說是講第二代移民與自己家庭、文化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我對講華人家庭的就沒什麼很大的興趣,但是講印度家庭的就想讓我一探究竟。
而且,印度式思維是我很有興趣但永遠不會想搞懂的東西,印度人真的很有把事情--不論是一句話或一個概念--搞「難」的本事---不論是我之前賣車給一個印度人或是與我印度同學相處都讓我十足領教了這一點。不曉得是不是他們的血液中,永遠帶有那些哲學的、玄秘的、形而上的基因,但是他們善於駕馭複雜事物的頭腦又使得他們擁有非常棒的邏輯天才。所以印度作家可以寫出結構複雜、一句話中插入許多意群、長的有如小型迷宮的句子,可是又不知不覺讓人陷溺其中。
語言是這些印度作家讓我最著迷的因素之一,像是Salman Rushdie,他的《午夜之子》Midnight Children真是了不起的小說---當然我是看中文版的,(在這裡我要向午夜之子的譯者張定綺致上敬意,這本書真是太難了),或是另一個我忘了名字也忘了書名的女作家。最近則是在看The Namesake,作者是Jhumpa Lahiri。
續....
*其實我是因為在看The Namesake這本小說才信筆寫下這些東西,寫著寫著就不知如何收尾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時間繼續下去,所以...那就先這樣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