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鬱金香問我有何看法,嗯...我自己是沒有很專精的研究,不過第一個跳出來的想法是:好萊塢創意嚴重枯竭,好萊塢的電影越來越難看,這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奧斯卡提名的最佳電影除了史蒂芬史匹柏拍的Munich以外,全都是獨立製片,而且這些好萊塢的「最佳電影」的票房加起來還比不過法國來的紀錄片March of the Penguins(企鵝寶貝)哩!難怪最佳紀錄片要頒給它。如果要回想一下2005年有哪些電影,說真的我只能想到斷背山,勉強才能記起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去年幾乎都是續集片(哈利波特、星際大戰3、蝙蝠俠3決戰時刻)和驚悚/鬼片(美版的鬼水、咒怨和驅魔及其他完全想不起名字的尖叫片)的天下,不然就是從原有題材(真人實事或舞台劇、漫畫、小說)改編成電影,原創題材少的可憐,有大明星掛名的大製作則都爛得要命,例如暑假檔有麥可貝導演,伊旺麥奎格和思嘉喬安森領銜的The Island(台譯應該是絕地重生吧)、阿湯哥的世界大戰,妮可基嫚的神仙家庭,世界大戰票房不錯但評價不佳,而妮可與威爾法洛在神仙家庭裡的搭檔演出更獲得金酸莓獎的最差情侶獎,妮可和西恩潘在上半年推出的雙面翻譯則票房和口碑兩者接墨,呃...下半年還有茱蒂佛斯特相隔好久的Flight Plan(空中驚魂?),哦對了,還有爛到不能再爛的藝妓回憶錄...都快忘記這部的存在了。
這兩三年好萊塢創意萎縮的情況有多嚴重只要看這段時間生產的恐怖/動作驚悚片的量就曉得了,大家一窩蜂搶拍,尖叫聲一部比一部多,劇情一部比一部鬼扯---簡直就是考驗觀眾的腦力,但是觀眾一部比一部還不買帳,彷彿可以看到以前台灣電影如何被搞爛的模式同樣再現,然而我能夠記住的咒怨和鬼水還是日本原版重拍的呢!
(其實跟拍風在動畫界也很明顯,例如Shark Tale)
根據IMDB的資料,2005年美國票房前十名的電影分別是:
1.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續集)
2.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續集)
3. 納尼亞傳奇 (文學改編)
4. 世界大戰(文學改編和老片重拍)
5. 金剛 (老片重拍)
6. Wedding Crashers
7. 巧克力冒險工廠 (文學改編、老片重拍)
8. 蝙蝠俠決戰時刻 (雖不是續集,但也是漫畫改編和系列電影)
9. 馬達加斯加
10.史密斯夫婦
出自IMDB網站
觀眾的口味也越來越難捉摸,去年有兩部百老匯歌舞劇改拍的電影:吉屋出租和金牌製作人,照理說歌舞片應該會很受歡迎,但不知為何就是賣的不好。而奧斯卡最佳動畫片Wallace & Gromit: The Curse of Were-rabbit魔兔的詛咒,這部可以說是叫好又叫座,老少咸宜,所有影評都對這部喝采連連,完全沒有一句壞話,偏偏它票房成績還不如Shark Tale,著實令人跌破眼鏡。
然而全世界電影業都面臨的一個危機其實還是DVD和盜版電影,盜版電影就先不要說了,大家都曉得它的傷害性。最主要還是由於DVD的出現幾乎又快要改變了觀眾原本的觀影習慣,DVD畫質好,發行速度快又便宜,12元左右就可以買到一片,而上電影院買張票就快要9元,再買個爆米花和可樂就可以買好幾張DVD了,(其實DVD的發行速度和低價策略也可以說是電影公司因應盜版的反擊之道),有時候在Walmart或Cotsco還有他們獨家的超便宜或特別版,這使得有時候電影公司對某些電影的行銷重點根本不放在電影的上映,反而在DVD的發行上。這種情況不曉得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照J君的話說是很像殺雞取卵,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些因素對電影票房都是不小的打擊。
(拖了好幾天才寫出來...不好意思)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很高興李安拿到導演獎,幾乎就如預期,不過其實我等金球獎開獎比等奧斯卡揭曉還緊張,那時候聽到金球獎給李安和斷背山的時候,我真的是欣喜若狂,外加「終於拿到名分了」的感覺,這不僅是因為金球獎是award season初期的第一個大獎,更重要地是因為就某個角度而言,我覺得金球獎比奧斯卡更具有視野,奧斯卡是結合了人脈、背景、主流性等種種因素的一個結果,回歸電影本身的話,金球獎的肯定比較實至名歸,拿奧斯卡則不能避免許多doubts,所以沒拿最佳影片,真的也還好啦。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最喜歡的龐德電影是由提摩西達頓主演的《殺人執照》License to Kill,從這點來看就可以知道我絕對不是龐德迷,這部可以說大大地違反了傳統的龐德電影類型;第一,提摩西達頓看上去就不如其他龐德那麼相貌堂堂、體格高大,第二,《殺人執照》裡面的龐德好像轉了性,變得重情重義、深沈冷酷,而且這部裡面他還反抗上級的命令,為了自己的私仇自行追殺壞人,如果還要再加一點,這部的龐德居然反常地選擇了與他出生入死的龐德女郎,很柳下惠地拒絕了他對頭的女人的投懷送抱。
《殺人執照》的內容大致是龐德到佛羅里達探訪好友Felix Leiter(此角在好多片出現過,是龐德在美國CIA的接頭),但他新婚當天卻遭到南美毒梟Sanchez所害,不僅新婚妻子被殺害,Leiter本人也被Sanchez很殘忍地讓鯊魚咬斷他的腿,龐德為了朋友之義,憤而不顧上司的命令,自行召募另一位CIA的女情報員,追蹤到南美揪出這位壞蛋,但他為此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不僅失去特務的身分,還不小心害另一組香港特務身分暴露而遭到殲滅。
雖然它是一部不合格的龐德電影,但是單就電影本身來看的話《殺人執照》可以說是拍得滿有水準的一部電影,它一點也不過時,而且還非常吸引人,劇情張力十足沒有冷場,整體結構安排嚴謹合宜,我在看的時候還有點意外我一點都不想離開電視機!
這部電影的整體氛圍頗為陰沈,龐德本身就有點陰鬱的感覺,他念念不忘亡妻,好友Leiter和一位協助他調查的當地人遭到不幸的命運,上司不支持他調查Sanchez的案子,都加深他的悲劇形象,有點像是苦命英雄;而他的對頭Sanchez是個非常出色的反派,表情兇狠,其心狠手辣讓人不寒而慄,在看夠了一堆奇形怪狀的反派角色後,這樣以演技取勝的反派相當令我讚賞,不像其他部的壞蛋看起來都很虛張聲勢,像金手指或是Bloferd之類,你只會覺得他們只是妄想摧毀全世界的蠢蛋;而龐德本人的氣質也就像Sanchez用來殺人的武器--鯊魚一樣冷冽,電影前半段就是以鯊魚般優雅而冷酷的氣氛為基調---就一部商業片來說還能注意到這種細節還滿令人驚喜。不僅如此,這部比起其他龐德電影更為殘酷血腥得多,其他龐德電影對於暴力或死亡的鏡頭處理多半較為隱晦(例如壞人的死),不然就是很優雅(例如龐德女郎的死),雖不吝讓人死掉但很少見血,《殺人執照》在這方面的描寫卻頗為寫實,有時候看得我都覺得有點不舒服。這部的龐德不僅要單打獨鬥,而且還拼得非常辛苦,到了後半部甚至還出現讓龐德被揍得頭破血流的畫面,最後面他在追趕壞人的時候更是全身髒兮兮的,真是非常反英雄,跟其他龐德輕輕鬆鬆就可以大破惡魔黨的情況相比還真是天差地別,可是這樣的處理反而使得龐德看起來較具有人性,也令這部電影更為寫實嚴肅。不過反過來說,龐德電影之所以吸引了那麼多影迷,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應也是來自這種非寫實的漫畫英雄的魅力。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龐德電影週一開始我真的還滿有興趣在看,不過這樣密集看下來,我真的完全被大多相似的劇情和現代看來很愚蠢的人物(包括壞蛋、龐德女郎,甚至龐德本人很多時候也很蠢)給打敗;雖說龐德電影是70年代美蘇冷戰的時空下的產物,但就如占士邦中文非官方網頁的站長所說,真正描述大國間諜報的情節並不多,對有色人種、女性,甚或是其貌不揚的人(換言之就是弱勢族群)的醜化和蔑視卻一點也不少,我有做心理準備,不過看到太多這種已經過時的觀念出現在電影裡還是很受不了。
更有甚者,有許多部看得出來根本就只是套公式,手法粗陋,劇情安排既無創意更無節奏可言,最慘的是到了高潮龐德把壞人基地給炸毀的時候,你一點也不覺得刺激。根據占士邦站長所說,龐德電影只有第一集Dr. No的劇情是忠於原著小說,之後的續集大多都是片名與原著一樣,劇情內容則是另外編寫。我得說我看過的龐德電影中拍的不好的真的是占多數,特別是這樣密集地看,到後來都痲痹了,不過反過來說,看到拍的好的電影時就真的會覺得很出色。
史恩康納萊演的龐德電影中我覺得最好看的是《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這部是開拔到日本,以日本為背景拍的,首位亞裔龐德女郎若林映子和濱美枝就是出現在這部,當時(1967)史恩康納萊宣稱他拍完這部就不再演007,所以劇組拍得特別用心,把日本景色拍得很優美,整體情調也很不俗,龐德在裡面還假扮成日本人(一點也不像),若林映子在電影中很美,濱美枝很可愛,多數時間都穿著比基尼,不過也算是有頭腦的龐德女郎。雷霆谷之後龐德電影的歷史就算是交棒給羅傑摩爾,不過後來史恩康納萊自己食言,83年的時候拍了《巡弋飛彈》,英文片名不知是有意還無意,取作 Never Say Never Again。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上上禮拜AMC台弄了一個「龐德週」的特輯,整個禮拜每天24小時都在不斷播放007的電影,我沒仔細算,不過幾乎從古早到現在四代007的電影都播過兩次以上。說起來這真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J君尤其興奮,我一開始覺得很新鮮也跟著看,不過很忠實地看了幾部以後,腦袋不禁大感吃不消,為什麼呢?這跟007電影到了89年時票房越來越糟原因差不多,續集電影拍那麼多,每集都要想新壞蛋和新武器,創意早枯竭了,要嘛不是劇情、拍攝手法大同小異,再不然就是匪夷所思到誇張可笑的地步,這一部跟下一部好像都沒啥不同;我跟J君甚至發現,才剛看完一部007,我們居然連剛才的劇情、人物都想不起來,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龐德電影真也不愧成了一個傳奇,也是許多人認真研究的cult film,在受到龐德電影不斷轟炸的那個禮拜,還好我們在網路上找到一個非常詳盡的龐德電影網站,才不至於迷失在恐怖的龐德迷陣當中。
這是一個香港人做的網站,站長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龐德迷,他不僅蒐集了各種與007相關的電影、電視、原著小說作品等資訊,還包括了他自己對龐德電影的評論。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李安渲染情緒的手法一直都是一流的,他的電影相同的特色就是敦厚、細膩,不過在斷背山,我感覺他的手法已經躍入另一個層次—身為一個無名小卒這樣講真是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說,李安的細膩在斷背山是最棒的一次,渾然天成,幾乎不露痕跡。也因此才會擁有如此動人的力量。
在我看來,斷背山中值得注意的是李安的遠景和空鏡頭變多了。其實李安一直都還滿擅長用中長景來刻劃人物之間的關係,常常可以造成一種理性、旁觀的味道,斷背山裡用了許多遠景拍攝無比優美的自然景色,有些是牛仔們趕著成群綿羊向前遷移,有些僅是拍山峰連綿的空鏡頭,這些鏡頭步調慢,自成一種節奏,但卻蘊涵了豐富的情感,讓觀眾和片中兩位主角一樣產生相同的情緒,不自禁地愛上斷背山。
電影中的「故事」平平無奇,兩位男主角離開斷背山後,各自結婚成家,循著正常的人生軌道過日子,從來沒有出現哪一件事或哪一句話,力量大到足以讓Jack和Ennis做出重大的改變,每年兩三次固定地相約回到斷背山,他們好幾次的聚首,多年下來年齡漸長,除了他們自己的婚姻、家庭這方慢慢崩塌之外,they seem to be getting nowhere,他們之間的感情似乎也毫無出路可言,每次相聚都是相同的模式,你不禁起了疑問,這樣的安排到底有何目的?
但是李安高段的地方就是在這裡,寧靜安和的表象底下其實是波濤洶湧。他們相聚這麼多次,我覺得李安真正的用意是要慢慢累積兩人之間的能量,一直到他們最後一次相聚才終於爬到高峰。交叉剪接那一幕切入的手法很低調,但是出現在此處簡直是力道驚人,這兩人一生的痛苦交纏一瞬間清晰了起來, 對Jack來說,多年來Ennis給他的是不斷重複的絕望、難過、生氣,原來他的目光總是只能看著Ennis離去的身影,第一次和之後每一次似乎也沒什麼兩樣,於是他們之間註定不能得到圓滿結局的尷尬終於在那一次爆發出來,兩人的苦戀也終於敲響了喪鐘。
電影為Jack和Ennis建立了完整而深刻的性格,Jack這個人比較外向,個性溫柔、感性,而Ennis…不得不大大讚美希斯萊傑近乎完美的詮釋,Ennis是個典型的西部硬漢,外表冷酷、不多話,常常將心底的感受深埋起來,不願意去正視他的感情和需要,紐約時報的評論說得好,Ennis簡直就是馬龍白蘭度和西恩潘銀幕形象的化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第一次看完斷背山之後寫的。我是剛上映沒多久就跑去看了,電影放完,銀幕黑掉的時候,我馬上湧起一股強烈的想再看一次的感覺,毋庸置疑的這真是李安最棒的一部電影(就像美國幾乎每家影評所說的)。
昨天又再去戲院看了一次,這次看完我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也因此上面那段文字我想應該是無法完成),不是說電影不好才沒有想法,而是就像最近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當有人問到有關同志的問題時李安的回答一樣,「讓他們去看電影,一切留給電影去解答」。
我很討厭別人議論我所喜愛的電影---不論說好話或說壞話都是一樣,特別是這部電影,我覺得再怎麼說好或不好都無法將這部電影說清楚。A universal love movie,直到看第二次我才懂得為何李安要這樣形容這部電影,universal---就是因為它是無法也不需用言語解釋的。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有些電影棒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有多麼宏偉,而是因為它抓住了你心底的一些什麼東西。
這兩天重看了Sideways的DVD,結果心頭一直營繞著電影裡的台詞和配樂,常常越是這樣的小品電影,它的結構安排就越嚴謹,Sideways真是一部編得非常棒的電影,今年奪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的頭銜真是當之無愧(還有啊,演員也演得精彩),劇情高低起伏,節奏進行得恰到好處,人生中面臨的無奈、陷溺、迷惘、、矛盾、可笑的場景夾雜交替,punch line適時地來一下,配樂也相當優美。沒錯,永遠都能打動人心的藝術作品永遠都是有關人的作品啊!
一直讓我想起的就是Miles教Jack如何品嚐紅酒的那一幕(他們試的第一場酒),以及Miles和Maya坐在廊下,彼此分享各自因何原因喜愛紅酒,特別是Maya說著紅酒有著自己的生命那段,那真是一段非常動人的念白,配上柔和的燈光,看幾遍都不膩。我不是因為紅酒是多麼深奧神祕的東西而被吸引,而是因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感到當一個人講述他所著迷的東西而禁不住滔滔不絕時,那真是最迷人的場景,不是因為他知道那麼多東西,而是因為那股熱情;如果你也曾因為迷上什麼東西而無可自拔地深入研究,你一定能了解,即使只是一點小小的新發現都會讓人興奮不已,你一定會有一些奉之為圭臬、別人看來可笑的奇怪規矩或是信念,但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充實了你的心靈。
偏偏我最近也"終於"讀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爛書----結果我跟J君抱怨這本書的時候,他告訴其實這本書差不多也算過時了,我猜所謂暢銷書就是這樣吧,我不是反對書中大力提倡如何賺錢理財的觀念,只是...除了努力賺錢之外,我覺得我還是寧願分一些心思到能夠讓心靈更快樂的事物上。
所以,當電影最後Mies終於開了那瓶61年Cheval Blanc的時候,才會顯得那麼理所當然啊!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改編電影Adaptation ,不管是從小說、舞台劇,甚或是從電影改編成另一部電影,都是一件風險很高的嘗試,而且通常都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不知該說是幸還是不幸,從百老匯音樂劇改編成電影的Rent,成績尚稱中上。
Rent是在96年登上百老匯,我很幸運地在98年就有機會看過這部音樂劇,不過那時我還懵懵懂懂,只知道人家說Rent很棒,也聽不大懂他們在唱什麼,而且那時資訊不像現在那麼發達,我對百老匯的認識只停留在「歌劇魅影」的程度;然而,當節目一開場,裹著圍巾的Mark氣急敗壞地跳出來,唱出第一首慷慨激昂的搖滾樂曲:We’re not gonna pay rent! 的時候,全場觀眾(包括我)的熱血馬上在一瞬間點燃,接下來更是一首首「現代音樂」的歌曲持續沸騰到終場!雖然我並不理解這部音樂劇的劇情,而且年代久遠記憶也都模糊了,不過聽倒是還是會聽的,我仍鮮明地記得第一次聽到搖滾歌曲也可以出現在百老匯音樂劇的那股憾動,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音樂劇也可以這麼「年輕」,酷!
Rent電影版是曾執導過哈利波特一二集和小鬼當家的Chris Columbus,我是不曉得監製團隊是基於何種原因選中他來導演一部音樂劇的改編電影(而非開拍前傳言的巴茲魯曼或羅勃馬歇爾等歌舞劇名導),他的導演成績看來還可以,反正就是把舞台版該有的東西中規中矩地搬上大銀幕,不算糟糕但也沒有太特出的地方。讓所有演員一字排開唱主題曲Seasons of Love作為電影開場,為整部電影設下基調;第一首歌帶出主角Mark和Roger住的破studio的場景調度也很不錯,有帶出慷慨激昂的感覺,私以為這裡有學一下紅磨坊,"Tango Maureen"這首歌的編舞場景也看得到紅磨坊的影子,後面就沒啥太令人印象深刻的了。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這是部讓我驚訝連連的電影,頭一次在一部珍奧斯汀小說改編電影裡看到這麼多「不該看到」的東西。舉例來說,頭一次看到一個「現代女人」的形象出現。不過,珍奧斯汀向來不驚世駭俗,導演替她保有奧斯汀的原味,我說的這位女士不是女主角Fanny Price,而是另一個不討喜的角色----也可說是Fanny的情敵,最後還是落得「心機太重」的壞女人命運。
加拿大女導演Patricia Rozema幾乎要把珍奧斯汀改頭換面成一個(她小說裡面最討厭的)現代女性,然而Rozema又隱藏地極其巧妙,既讓珍奧斯汀的化身(也就是Fanny Price)當她的閣樓裡的女作家,又讓她保有了中產階級女兒那種保守乖巧的道德準則。
從電影一開場就能嗅出Rozema的雄心,可以看出Rozema火力全開,下重筆全力刻劃Fanny的家:破舊貧窮、骯髒凌亂、還有蟑螂蟲子跑來跑去、毫無生氣與希望的樣子。要是一個忠實的珍奧斯汀迷來看到這副景象大概要開始感到驚駭了,顯然Rozema並不只想告訴我們另一個發生在鄉村中的愛情故事而已。故事的女主角Fanny Price自小被送去顯赫的姨媽家,作為一個地位尷尬的窮親戚,自己家庭貧困窘迫,卻被送去曼斯菲爾德莊園被安置在給家庭女教師住的小閣樓上,導演Rozema利用Fanny身分上和處境上的對比,針對階級貧富進行針砭,好似一股洶湧的暗流隱藏在貝家與寇家兩家人互動的平靜世界中。我們的女主角在這部與眾不同的珍奧斯汀電影當中,與其他小說女主角的家庭--那種雖不富裕但至少還保持整齊清潔、由禮教維繫的中產階級家庭相比之下,可說是大相逕庭,之前所有(我看過)的改編作品還沒有一部是這樣狠狠地揭露下等階級悲慘的景況的。Rozema這帖猛藥偏偏又下的恰到好處,與珍奧斯汀在她所有小說一以貫之的現實婚姻觀恰恰不謀而合。莊園裡的大女兒Maria為了財產嫁給一個平庸的丈夫這是一層,這種人在奧斯汀的小說裡比比皆是,不足為奇;然而輪到我們的女主角,Fanny出身自低一級的窮親戚家,被安置在簡陋的閣樓裡,看起來Fanny一直很認份自己在大莊園裡的位置,但是一直到Henry Crawford----曼斯菲爾德莊園的顯赫鄰居,向Fanny求婚,Fanny拒絕而被全家上下斥為不識相,顯然缺乏擔當「女主角」的骨氣。她原以為離開莊園回到親生的家人身邊能重拾家庭的包容與支持,她離開的時候很有骨氣的說:「失去了優渥的生活享受,至少我能和別人平起平坐!」,諷刺的是,事實卻不是如此,貧困紛擾、雞飛雜亂的窮日子打擊了她的信心,她不僅向最親的妹妹自承自己已無法忍受貧窮,還曾一度答應了Henry的求婚。雖然最後Fanny還是謹守原則取消了婚約,但是那幕Fanny也不禁向現實生活屈服的自白與前面的清高自重兩相對照,不啻是重重的反擊!
電影開頭的字幕寫著改編自原著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與珍奧斯汀早期的信件與日記,由拍過兩部極有名的女性電影【來聽美人魚唱歌】和【夜幕低垂】的女導演Patricia Rozema親自改寫,我覺得這部改編作品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的女主角被Rozema塑造成小說人物Fanny Price和作家Jane Austen的化身,我想有不少Fanny對愛情發表的雋語即是出自珍奧斯汀的筆;電影中的Fanny非常愛說故事,片頭一開始就是她摟著妹妹講述她編的故事,到了莊園也是不停地編寫故事,她會寫信給妹妹繼續地講故事,還會把她寫的故事念出來給她的青梅竹馬Edmund(莊園的二少爺)聽,珍奧斯汀本人也是,她會把自己寫好的小說念給全家人聽,然後依據家人的意見加以修改,這段安排地頗有後設趣味,Fanny會面對著鏡頭對著我們講故事,好像珍在講故事給我們聽一樣,而Fanny的故事則是竄改英國皇家歷史,把血腥瑪麗捧成好人,依莉莎白一世則變成心腸狠毒的女王,大玩顛覆遊戲,(我想也就是因為這是一個現代版才能這樣子玩吧)。
而Fanny寫作讀書的小天地就是她的閣樓,也是她的想像力與文采得以任意發揮的地方,出了她的小閣樓她只能當一個乖巧沒有聲音的女兒,她是「閣樓裡的女作家」A female writer in Attic,(通常被禁錮的女性意象是「閣樓裡的瘋女人」mad women in attics,還好Austen筆下向來是不會有什麼瘋狂的人物),這讓我想到吳爾芙提出的「自己的房間」,在那個女性備受禮教與父權社會限制的時代,幸虧像珍奧斯汀這些女作家得以擁有一個自己的「小閣樓」,使她們的聲音不致於被傳統父權觀點下的歷史觀給淹沒。Fanny就是這樣多所展現女性意識又同時謹守禮教的人物,那段貝家父親逼迫她嫁給Henry Crawford這一段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父權角色的壓迫,我想也就是在那一個時刻,這座小閣樓顯出不凡的意義來。看著Fanny嘴裡吐出對愛情、婚姻、甚至是週遭人物的如珠妙語,不時地提醒我珍奧斯汀一貫詼諧又調皮的風格(註)。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細節是在最後,Edmund提及要幫Fanny出書的事情,在那個時候要出書的話作家還得自費呢!出版商不預付版稅,所以要能當作家還是要有點資本才行。
我還沒有讀完原著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不過就我熟悉的珍奧斯汀來說,她一向不是一個尖牙利嘴的批評家,她的小說中或多或少隱含著對上流階層人士的諷刺,最常見的就是無情的諷刺那些為了財產而締結此生之盟的男女,但從來就不是激進的口吻,奧斯汀的筆下世界也鮮少涉及當代發生的一些大事件,例如英國的光榮革命、法國大革命、歐洲的殖民主義等等,奧斯汀筆下的男男女女們,對這些影響近代西方世界甚著的事件,簡直像沒事的人兒一樣,閱讀珍奧斯汀的小說根本不會讓人感受到這居然是18、19世紀時期的小說!因此當我看到Rozema將批評歐洲人殖民西印度群島及迫害黑奴的議題帶進珍奧斯汀的作品中的時候,心底拼命要為這位女導演鼓掌叫好!
此外,這部電影在某些情節描寫時候的鏡頭也別具一格(我是說如果跟其他的奧斯汀改編作品相比的話),Rozema的確是為珍奧斯汀的小說改編電影帶出新意又不失奧斯汀的精髓,甚至可以說融合了導演對小說與作家本人的詮釋於其中,也許可以說是Rozema本人的半創作也不為過,而她在每個人物描寫上的精采度也幾乎不遜於原作者;我想我可以說閱讀珍奧斯汀的作品向來都不讓我失望,而【窈窕野淑女】更增添了讓人眼睛大大一亮的驚艷!
註:珍奧斯汀描寫對話的功力真是不得不讓人拍案叫好!我在IMDB上找到了這部電影的Quotes
http://us.imdb.com/Quotes?Mansfield+Park+(1999)
這裡摘錄三則
1. 當Henry向Fanny求愛的時候, Fanny的一語道破
Henry: Fanny. You are killing me. 我要為妳而死
Fanny: No man dies of love but on the stage. 除了舞台上,男人不會真的為愛而死
2. 經濟能力是締結婚約的主要影響因素, 珍奧斯汀小說最常出現的婚姻觀
Fanny: A woman's poverty is even more contemptible than a man's. 女人要是貧窮甚至比男人更可悲
3. 珍奧斯汀理智的愛情觀
Fanny: Run mad as often as you choose but do not faint. 去追求你所愛的吧!但小心別暈倒了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已經放棄浪漫主義了。
Before Sunset最近終於在台灣上映,於是一大堆影評,幾乎就如預期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而且都是一片讚揚之詞,這其實是較出乎我意料之外;於是我仔細閱讀了幾篇,有些是鉅細靡遺地分析編劇過場與即興演出的精妙之處,有些則是純然抒懷之作;在我仔細地回想了電影細節以後,不得不贊同前者,Before Sunset的結構轉折安排的確叫人嘆服,演員彼此的默契演出也非常精彩,至於後者的影評呢,還是避免閱讀為妙。
一直到昨天和麥克聊過這部電影了以後,才發覺其實我好像失去了評判這部電影的立場,因為呢,我基本上已經否定了浪漫主義,即使是在兩年前我重看Before Sunrise的時候,也已經找不到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那種悸動了,反而覺得處處充滿了斧鑿的痕跡。說起來好像有點悲哀,但既然我已經對浪漫主義無動於衷,我也不覺得失去了什麼,就好像住在熱帶的人完全不能了解住溫帶寒帶的人為什麼喜歡晒太陽一樣,也因此,當我閱讀到翁健偉說什麼看不懂這部片子的人是麻瓜的時候,感到非常非常的生氣。
再加上,剛才突然看到686的MSN暱稱寫著: are u romantic or cynic? 不由得讓我心頭一震,也許這就是癥結所在吧!
(但我不知道這暱稱跟Before Sunset有沒有關係啦)
首先是席琳這個步入30的女人的轉變真是讓我駭然,說起來茱莉蝶兒真的很厲害,她將一個女人在情路上所歷經的種種挫折,及其對她造成的種種磨難,十年光陰在她身上所留下的痕跡等等,都淋漓盡致地展演出來,蝶兒將她自身經歷與這個角色結合,一方面對她感到非常佩服,另一方面也感到惋惜與恐懼,不曉得是不是因為身為同性,眼見時光的痕跡硬生生地烙印在一位青春美女臉上和身上,不禁讓人喟嘆美人遲暮,別說我太膚淺,我不是要故意略去歲月為女性帶來的自覺與成長,但是沒有俊男美女的愛情電影,還會得到我們如此大量的關注嗎?同此,蝶兒(一個年紀稍長的美女)能夠為這個角色注入這樣的深度,也真的是叫人讚服,只怕少有人能蝶兒這般自剖。
伊森霍克呢,嗯,他當然也老的好明顯,不過男人老總是不如女人來的叫人觸目驚心。
我真的很討厭電影中設定兩個人都各自已名花有主,在我看來,這就好比是每每出現在廉價心理測驗中叫人兩難的選項一般,使得兩個人不停地幻想彼此是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最大的缺憾,我實在無法不感到這兩個人,一個猴急,一個神經質;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結尾,我只能說好在他們倆人男的帥、女的俏,然而俊男美女的愛情,並不會比世間普通男女的就還要高級。
好像到了一個年齡,「愛情」就變成成人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從來一直都非常愛看愛情電影,但也許,隨著我將「愛情至上論」給拋棄,也就越不能接受如此現實的愛情電影,也或許,我可能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論者,如果你自己的愛情已經是世上最好的一份了,其他「庸庸碌碌之輩」,大概也是看不上眼了,試想,都到了這個程度,還需要誰來為你剖析愛情嗎?
如果要回答686的問題,我可能既是多愁善感(巨蟹座的通病) 又無法自拔地尖酸刻薄。
補註就到此為止,不記得曾在哪裡讀到,覺得真是關於這兩部浪漫電影最好的註腳,有人說,若你不是在20歲左右的時候看Before Sunrise,那麼你將無法了解其中的浪漫與激情,而若你不是過了30歲看Before Sunset,那麼你將無法參透其中的悵惘。
說人家是麻瓜真是太不公平了。
12/12/04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學期末了,近一個禮拜來,每個人都神經緊繃,像快要爆炸的氣球。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中藉警察之口揭示的入侵是指「野蠻人」Barbarian的入侵,意味著那些來自第三世界、前仆後繼的毒販,但所謂野蠻的入侵是有很多層次的,造成人類重大浩劫進而改變世界樣貌的,不一定都是塞外蠻族,如果退後一步從更大的版圖來看,有一股風潮不僅在過去造成實質摧毀的軍事行動,時至今日化身於無形卻更加排山倒海而來的力量,這股入侵的力量是阿坎德從他的成名電影《美國帝國淪亡記》、到《蒙特婁的耶穌》以來一直控訴的資本主義,造成人類墮落與腐敗………,《美國帝國淪亡記》是用諷刺的手法,《蒙特婁的耶穌》是沉痛的正面斥責;但是這股力量到了阿坎德的這部作品《野蠻的入侵》裡面卻帶有曖昧的味道,這股力量不僅正邪難分,還是微妙且難以抗拒的,我覺得這部電影已經不再帶有純粹批判的意味,純潔的左派思想是被資本主義力量玷汙了沒錯,然而就像是父親擺了滿架的書一樣,重量級的書名與人名堆滿了灰塵,對他的名望一點實質幫助也沒有,還成為母親不願駐足之處;過去美國向來被視為天真的代表,歐洲則是世故與心機的化身,然而風水輪流轉,角色也互相對調,左派成了不切實際的童話。
由兒子賽巴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的力量,入侵了父親雷米所信仰的自由派理想,父親原本是唾棄這些由金錢帶來的物質享受,但是他自己卻無力抵抗,當病痛、窮困、或是種種現實困境侵襲時,唯有金錢才能帶來父親一生中全力追求的身心靈享樂,每一個人都是身不由己,那一群老B秧們所緬懷的XX主義信仰,在今日已經煙消雲散,只剩一堆現實生活中的俗務纏身;這些老人們彷彿唱雙簧般地掉了一大堆人類思想史菁華的書袋,殊不知影響力最大的,其實是最沉默的兒子,很諷刺的是,是他用金錢的力量建立起這些老人最想回到的充滿著美酒、佳餚、毒品與清談的烏托邦,他們大言炎炎,但是一遇到身體老化的病痛,每個人都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一切都還是要靠錢買來的毒品 (第三世界的入侵) 來解決;這一位務實、身懷大把鈔票的兒子,影響所及每一個不羈的心靈,爸爸無力也無願反對兒子的擺弄,喀藥女娜塔莉最後也被他收編進入正常的社會體系,蓋兒一點也不受公公雷米的自由愛情論調所惑,原來她痛恨爸媽追求「自由」卻忽視兒女的幸福,她跟著賽巴就是為了要建立一個穩健的家庭,彷彿是韋伯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論調的再現。
片中不時充滿諷刺與矛盾的時刻,其中最令人悲傷的,莫過於爸爸與娜塔莉的對話,爸爸宣稱他愛生命,他窮及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派信仰,卻被她幾句話就反駁掉,說其實他所熱愛,所懷念的生活都已經過去了,他現在的生活根本一無可取,他已年華老去,美好 (Beauty) 就像是老掉牙的黑白電影,只能出現在他的夢中,相當感傷的是,我覺得這個老人應當是抱憾而終的,其實,他的精神與靈魂在片中有另一個傳承的人物——就是他的女兒,他的女兒繼承了他浪漫冒險的精神,繼續在世界上僅存還未受到資本主義全然污染的一塊土地上開疆闢土,爸爸看著女兒的影像痛哭除了出於思念親情之外,是否也是哀悼在他身上消逝的理想呢?當然女兒代表的這股力量是否能夠與「野蠻的入侵」相抗衡還未可知,至少看起來還是甚為脆弱,他的女兒本人從頭到尾都沒有現身,影像出現也都是利用不可靠的衛星傳輸,即便如此,正值青年的女兒還是為自由精神的延續,帶來了一絲希望。
這部作品對美國的批判還是沒有少,我覺得電影裡所描繪的資本主義的侵襲可以等同於美國對加拿大,或者說是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侵襲 (同樣的,也是阿坎德在前兩部電影,以及其他同鄉導演常常在作品裡面批判到的),不僅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體——雖然兒子是在英國的交易所工作,而這資本主義對全世界侵襲的力量也是同樣微妙難以察覺的,侵襲者與被侵襲者卻都成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對象,美國以其強勢剝削了加拿大,可是對於加拿大又是不可缺少的被依賴對象,例如片中蓋兒 (在拍賣公司工作) 到修道院中查訪是否有可拍賣的聖物,神父告訴她好東西都被美國人買走了,這一段的隱喻意味極為濃厚,宗教聖物的價值原本應是由心靈信仰來衡量的,但神父一再探詢的卻是它的「市場價值」,而這些本是人類心靈寄託的聖像聖杯,卻一點「錢」也賣不掉,若是在《蒙特婁的耶穌》的話,導演早就站出來大聲痛罵你們這群被利益薰心的人們,但是在這股現實的入侵勢力下,被拋棄在地下室裡無奈的聖徒們也只能立在一旁,瞪著眼睛看著這芸芸眾生;如同這股侵襲的力量如此讓人難以定義,更讓人不是滋味的是,美國收編的力量由花花的糖紙所包裝,一開始父親打死不願到美國「被莫名其妙的回教徒炸死」,但能夠救他性命的卻是美國人,還和顏悅色地對他道早安。
打從電影一開始我就拼命思考到底何謂野蠻的入侵,結果發現連這個詞也充滿吊詭的味道,入侵是卻有其事,但是何謂野蠻?Barbarian—邊界塞外未受文明開化的民族,原來野蠻到頭來還是相對於西方本體論的天真想像。
2003/12/07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長大了以後有個缺點就是會變得「油條」,我自己看自己的舊文章《我與電影戀愛的寂寞旅程》(和我與電影戀愛的寂寞旅程II),覺得裡面最大的優點就是一份樸實的感情,可惜隨著歲月增長,我也變得越來越懶惰,主見越來越強,每次看電影都要挑挑揀揀,只要討厭哪個明星就不看他演出的電影(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阿湯哥主演的《落日殺神》,沒錯,我至今都還沒看過《香草天空》和《心靈角落》呢),我也因此錯過了不少好電影,我對什麼都有意見,嫌影評寫得做作,嫌影展辦得不好,嫌電影院太貴,甚至連影迷我都可以嫌。
我講的就是參加影展大拜拜的經驗,沒錯,現在的影展性質已經變成大拜拜了,所有人手上拿著影展手冊或影展報仔細研讀生怕錯過什麼非看不可但錯過根本也不會死的訊息、電影場次或是講座,我這個有夠機車的性格讓我對影展又愛又恨,我討厭跟一大堆「看起來很像但實際上並不是」或「根本就自以為是文藝青年」的文藝青年們擠影展,尤其是在我已經畢業但卻在閒晃的那一段日子,去看日場的影展根本就是大大提高跟大學生們撞上的機會,而且很多都是電影系的,可是我到底在想什麼?電影系的學生本來就是會去看影展,而且不論是不是電影系學生,看影展幾乎快變成大學生的全民運動了,所以你要說我是自找麻煩,沒錯,親愛的,我就是。
哎呀,要不是有一個人在我身邊整天念叨著,又該去看哪天哪一場電影,哪部電影在哪裡又該上映了,我這個機車鬼大概又會跟更多「不看真的會死」的好電影擦身而過然後又空自悔恨了。
話說這個多事的J君出現在兩年前的金馬影展,自從我拜託他幫我買某些限量場次的票以後,我就莫名其妙地常常和他「巧遇」;一開始我當然是不疑有他囉,因為我都是一個人跑影展,有個伴可以聊聊天也不錯,而且最好的一點是看完深夜場次有人可以送我回家,其實不管是不是夜場他都會送我(這人也太好了吧,因為當時我住士林呢),當時我都是秉持著要熱情待人的心態,因此每次看完電影回家總是嘰哩呱啦地說話, 而J君也總是耐心地聽我大放厥辭;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我努力營造氣氛的晚上之後,J君終於在某天送我回去的路上邀我去士林夜市吃點東西(他後來對於只邀我去夜市的辯解是這樣比較順其自然),也去過夜市那邊的星巴克喝過咖啡,後來隨著影展過度頻繁的偶遇和過度頻繁的聊天⋯⋯
你覺得這對曖昧男女會怎樣呢?對啦,就是你想的那樣。
我是不知道這段經驗是否可被歸類為浪漫的那一型,只不過後來每當我們提及這一段往事時,J君總要爭論到底是誰先喜歡誰,開玩笑,當然是他先囉,我只不過是比較積極而已。
事實證明看影展有司機接送和張羅食物真的是不錯的一件事情,不管是出自於懶惰或是莫名其妙的嫌惡,就在我看影展越來越放棄閱讀(這裡指的是︰將之當成聖經般詳讀)影展手冊和相關文字報導影評時,有一個還是孜孜不倦地重複這些手續的人在旁邊隨時指點真的是滿幸運的,因此我去看影展的時候,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好像一個玩偶被他帶來帶去的;而且,J君對電影院的品質頗為要求,因此我也連帶地享受了不少頂級的觀影經驗,我們倆公認台北市最好的電影院當屬京華城的喜滿客,銀幕大座椅舒適,爆米花也不錯吃;另外,以一個脫離大學生活那麼久的人來說,還會那麼想要重溫上課經驗實屬難得,因此我也被拉去聽J君最崇拜的聞老師的電影講堂,還有,J君最崇拜的蔡明亮導演的每一部電影怎麼能夠錯過呢?我們還自願跑去福和戲院當《不散》裡面的臨時演員;但是,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這凱子對於買DVD和燒DVD的偏執狂,明明自己也沒時間看,而且沒開封的 DVD已經堆的滿地都是了,但是他還是依然故我,一天到晚上拍賣找各種港版和大陸版的DVD。
曾經有朋友問,像我們這樣的「電影情侶」一起去看電影跑影展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地方,其實應該是⋯⋯比較輕鬆吧!我們在還未相遇之前已經瞭解了彼此對電影那股特殊的狂熱,可以說因為我們是同一種人;我相信只要你當過影癡級的影迷,對於要向人解釋一個人看電影的感覺,或是為什麼要來看這些怪里怪氣的電影等等的經驗絕對不陌生,別的情侶是怎樣我是不曉得,可是對我來說,我想我已有資格將「我與電影戀愛的寂寞旅程」中的「寂寞」兩字替換掉,因為我不必再花費脣舌解釋電影對我的意義,也不必顧慮在他人面前要投射出什麼樣的姿態;我可以任性,沒有壓力,一起看電影,熱愛它,這樣就好。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They didn’t get along well. It is more real.
過了將近十年後再度拍攝 《Before Sunset》,其難度可以想見,不僅青春貌美的男女主角都已老了十歲,同樣的,歲月的痕跡(或者說,磨蝕)也發生在十年前還在青春期,會為了此片而陶醉不已,但現在浪漫情懷已不復存的觀眾身上,對於《Before Sunset》,我們應該期待什麼?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甜蜜的強暴我】,或還是直接一點用它的英文片名Tape比較貼切,是一部從外觀上就給人強烈的不同感的電影;除了這是部DV電影,會出現各式怪異角度取的鏡頭,Tape只有單景與三個演員互相飆戲、加上由戲劇改編而成的劇本,激盪出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電影。
我在電影院裡看這部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它實在像極了duet(雖說有三個角色,可實際上兩個演員Ethan Hawk和 Robert Sean Leonard間的對手戲就佔了此部戲三分之二左右),後來看到一些資料果然證實了我的想法,原來這真的是從一齣舞台劇改編的,其對白質量均重,相信看過的人都會印象深刻,說它是戲劇 (play) 真不為過,從它的形式、對話的設計用意乃至於演員的肢體走位都充滿了劇場的味道,總而言之,就是功能性很強,每次轉折、每個衝突都是為了之後的鋪陳;從John進入Vince的房間,哈啦了一陣說要走卻老是留下來那時起,你就知道不到這部電影結束,他是走不了的。
若是把Vince的旅店房間視為是劇場舞台,這部電影從一個開場就已經在舞台上的人物開始,逐步漸進式地加入第二位、第三位人物,其過程與時間點皆出現的極有層次;電影一開場就是一段為時頗長的Ethan Hawk個人秀,向來在大銀幕上以斯文形象出現的Ethan Hawk,這次的表演可說是令影迷耳目一新;表面上只有他一人存在的旅店房間,他這個老是停不下來的過動兒,一會兒喝啤酒,一會兒做伏地挺身,一則充分預示了----正如後面老友John登場的時候敘述的----Vince暴躁焦慮、有暴力傾向 (potentially violent) 的個性(或許也伏筆了Vince嗑藥的引子),二則這段精采的肢體表演,也讓只有one man show且缺少對話的舞台充滿動感緊湊的節奏性,一點都不冷場。
之後是高中老友John的登場,於是對話開始,自此開始就會發現這部劇本設計精妙的地方,因為這對老友相見初的一大段對話,只消Johan問一句:「你的生活目標到底是什麼?」,就徹底暴露出此二人截然不同的調性,再加上John文謅兮兮的遣詞用句,一身黑色格調的穿著打扮,揭示John自詡知識份子(同時想揮別過去,否認所謂的強暴事件)的身分。
接下來就是這兩位人物之間的重頭戲,Vince在看似主持正義之下緊緊進逼John承認所謂「強暴」的「事實」,這一大段可真是質量俱重啊!從對白至走位皆瀰漫著對立的緊張感,兩人一來一往互相重擊,讓觀眾「聽」不暇給,我們可以看到Vince批著「說出真相」的道德光芒下故佈陷阱,引他的老友入彀,用錄音帶 (tape) 偷錄下John承認強暴的自白;這「強暴」的事件,在此時是John、Vince和觀眾都認為是「真」的第一重事實,不料當另一當事人Amy (Uma Thurman) 登場後,對這事件的認知觀點加入了第三重的勢力,質疑原本的兩方對立立場,Amy的角色除了開始拉扯原本兩方勢力的平衡,挑撥了兩人行為中原始意圖的灰色地帶,那捲錄音帶的存在事實更微妙地操控了兩位男性的立場聲明,她口中的「事實」與對兩人的質疑,使的原本看似簡單的道德議題一下子變的撲朔迷離,此時,「強暴」到底有沒有發生已不再重要;Amy這個角色更是從原來兩個難人口中被討論的客體一躍而為掌控權局的判官(她在片中擔任助理檢察官的身分安排的還真妙)。
最後的結局頗有趣,感覺很像是古典寓言小說會用的一著試煉手法,完全暴露出三人不同性格的定位;還好最後面還是沒有揭露Amy對強暴事件的觀感,否則實在是太辜負了這部電影的實驗性格,「說法」其實根本不重要,Tape示範了一個精采的情況,一步步剝除每個人的外在直逼內心。
2002/10/17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這看出門道的電影路上有兩樣東西扮演著啟蒙者的地位,那就是【影響】雜誌和Sun Movie電影台,天哪這兩樣東西大概是所有影癡長成的過程中必定膜拜的寶庫吧!可惜這兩樣東西現在都不在了;當電影看的越來越多,我不再只甘於到電影院去看那些大同小異的好萊塢院線電影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沒有發現有些事情一個人去做總是怪怪的;像是看電影。
開始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老實說滿需要一點勇氣的,透過小窗跟售票小姐喊聲:「XXX下一場,一張,給我前面中間一點的位子」,然後掏錢、找錢的時候還好,等到你確認了放映廳樓層位置走去搭電梯乃至於進場找好位子坐定這些階段,才是尷尬的開始;進了電梯,你馬上會意識到你自己孑身一人的事實,周圍人群莫不是成雙成對、手提滷味零食、扶老攜幼的來,七嘴八舌地講話「聽說那個誰誰誰在XXX裡有激情演出喔!」、「我告訴你,我來看這部電影就是為了XXX來的」,只見你一個人的安靜的身影立在電梯的一角,心裡想著:「膚淺的傢伙,難道你都不會想想導演OOO的場面調度是多麼厲害嗎?」卻沒有人可以傾訴的時候特別突顯你孤單一人的存在,當然你只好閉著嘴,好在別人都有伴可以聊天打屁沒有閒功夫注意到你,你這麼著安慰自己。
聽著電影院放的聳音樂到電影預告片真正開始的閒坐時間也是難熬,無事可做又沒有人一起打屁----當鄰座及鄰鄰座的人都這麼做的時候,所以你學會了在電影開場之前買點小點心啃啃----即使你不是真的餓,或是翻弄著記事簿讓眼睛有點東西看看也好,等有了手機之後你更是感激這項電子產物的發明,你光是好整以暇地解除手機鈴聲改成震動就可以花上些許時間,然後看看通話紀錄不然就重新查詢你那一百零一則簡訊留言直至有如救星般的預告片開始播放為止。
還好你有先見之明要了前排座位(不然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坐到最前面去)遠離了會擋你視線還是吃滷味塑膠袋弄得很大聲的人群,順便遠離了可能會接起手機忝不知恥還講的很高興的人物,電影銀幕很大的橫幅在你視線裡,這下一定連字幕都看的清清楚楚。
燈光放暗,宣導短片開始,你一個人坐著,心裡很是期待又滿意;只是這時唯一的風險便是那些老是在開場以後才窸窸窣窣彎著腰低著頭進來的人們(又是成群結隊的!),要是還只是預告片你心裡是暗暗嫌惡希望他們趕快坐定,要是正片已經開始你心裡想搞什麼機車,擾亂別人好好看電影的權利根本不應該讓他們進來才對;算了算了,還好他們沒坐到你前面擋了你視線。
電影開始,現在你不用管什麼別人還是看電影有沒有伴的鳥事只管沉浸在電影的世界就好。
等到電影結束,放映師卡掉片尾跑的工作人員名單,你渾身上下充滿著幸福與充實感地走出放映廳去搭電梯,也許已經有人開始哈啦關於剛才看電影的事;不過這時你心裡一點都不在意是否你是特別突兀的孤單身影因為你腦子都被剛才所看的電影佔滿無暇想到那些有的沒的;再說,反正你現在去看電影十次有九點五次是陪自己去看的,你早就習慣了和另一個自己分享看電影的孤獨與快樂。
所以實際上別人很熱烈哈啦的時候你在跟自己哈啦,而且那種熱切程度另一個自己是絕對懂的,不用擔心會看到什麼瞠目結舌張大嘴巴不可置信的表情;你很滿足,至此看「電影」的目的已達成不用考慮什麼自己來看電影很怪的問題,一個人的不自在感已完全地解除(因為你已出了電影院);你順便買了好吃麵包店的土司麵包之後很高興的搭車回家。
****************************************************
現在真的要講我的故事。
想想其實想不太出來為什麼還是什麼時候我會愛上電影;可能可以追溯到國中的時候,那時候第四台還不普遍且至少我們家還沒有第四台,無線三台常常會播些電影,什麼週末周日電影院的,多半都是些港片或是一些好萊塢經典電影之流,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打定主意要守著節目表按表操課,一部電影一定要給他從頭看到尾的,看了好多周潤發鍾楚紅許冠傑曾志偉,這樣看完一整部電影的感覺是還滿好看的,接著我就漸漸開始迷上了,我還記得有一陣子電視台在深夜播一些經典片如【真善美】、【歡樂滿人間】、【羅馬假期】、【戰爭與和平】等等等(啊我美麗高貴的奧黛麗赫本!),我居然可以一邊喝著我那時最喜歡的麥片一邊津津有味的從頭看到結束看到最晚四點(而且真善美重播不知道幾遍了),早上照樣六點半起床騎腳踏車去上學;後來我們家的天線被擋「不得已」裝了第四台,第四台早期沒什麼節目規劃,最方便的就是播電影,我看著「郝思嘉」被翻成「史嘉麗」的亂世佳人看了不知多少遍看到會背台詞,每次演到郝思嘉掘起他們家莊園的泥土,然後鏡頭往後拉打成她和一棵樹的剪影:「上天明鑒!我再也不要讓我和我的家人餓肚子...」,還是最後面白霧繚繞在她家外面,她終於瞭悟「瑞德,我愛的其實是瑞德...」(台詞是我亂編的,現在早忘了),我都嘛總像是第一次看似的般感動萬分然後覺得郝思嘉這女人真是天底下最堅毅的女人,我一定要學習她的榜樣,像她一樣云云。
那時候不管什麼片都是照單全收,什麼片都很好看,我開始發現電影真是一個迷人世界,那個時候是我覺得【捍衛戰士】真是酷到極點的電影的時代,什麼鵝媽媽、冰人(捍衛戰士的代號),倒是主角小湯的名字我忘了;國三的時候整年都在唸書,還有模擬考,我和同學們總在模擬考之後的下午去看電影當成犒賞自己,十次模擬考就看了七、八次,國三那一年,反而成了從小至大我上電影院看電影最頻繁的一段時光。
加上又在電視上看了一堆有的沒的,又常在電視上看些什麼「幕前幕後看電影」之類的導演演員訪談的節目;漸漸地我開始看出了門道。
05/11/2002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