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從沒讀過吉本芭娜娜的書,會買《食記百味》老實說是某次網路購書時為了湊錢而訂的。開始讀了以後才覺得這本小書真是不錯,正如作者自己說的,這本書不過就是一些隨手小記,沒有特別的主題也沒啥連貫性。通常我不是特別喜歡閨閣情調,但是吉本芭娜娜細膩的女性筆觸,配上這些隨筆漫無目的的調性,正好天衣無縫,既可欣賞作家談烹調談食物,三不五時某些小地方又引人思考(卻也無須深思)。

書中有一篇提到她的兒子「小不點」,曾歷經幾個特別鍾愛某種食物的階段。其中有個階段是「餃子」階段。她兒子已在餐館裡喀掉三人份的餃子了(日本一人份的餃子大約只有六個),卻喊還要。她參考中國的食譜,驚訝地發現,食譜介紹的份量一次可以包四百五十個餃子!-->這有什麼希奇!

餃子在英文世界以gyoza為人所知真是一大恥辱,gyoza其實是日文來著的。而且所謂的gyoza其實是煎餃才對。記得在美國唸書時,同學去Costco採購時必定要托買的一項物品,就是Lin Lin牌的gyoza,一大包才7塊半,牌子標籤上畫著一隻熊貓--可見是中國牌,裡面附兩包不知怎麼調超好吃的餃子沾醬。雖是中國貨,但這餃子皮厚肉大塊,水煮很難吃,一定要做成煎餃才好吃!可見中國餃子也「出境」隨俗了。

英文教室時間
有人可能會問:那dumpling是什麼? dumpling的意思是一塊一塊的小麵糰,有塞餡或沒有塞餡。的確已經有很多人用dumpling來稱呼餃子了,不管是餃子、包子、小籠包、湯圓、貓耳朵,都可以稱呼為dumpling,只不過要加點形容才能精確區分。我覺得最接近dumpling的中國食物,是麵疙瘩、貓耳朵、紅白小圓仔,這樣應該了解dumpling的意思了吧。

前面說Lin Lin的餃子「一大包」才多少錢,可見回到餃子正宗的發源地,餃子得大量地吃才是正宗。在美國超市也可以買到gyoza,不過都是秀秀氣氣的一小包,當然這種餃子,我們是不屑一顧的。我覺得日本人對於餃子,好像是當成一道菜,而不是果腹的糧食。在美國留學生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包餃子(現在還是不是就不知道啦),我還記得第一次與同學一起包餃子還從剁豬肉開始,沒想到一直剁還真的能剁成餃子餡。後來每一次自己包餃子,都像是訓練耐力一樣,坐在餐桌旁一口氣包個六、七十個。每次看到冷凍好的一包包餃子,就有一種安心感,不過這幾包餃子當然要不了多久就全都吃光了。

我去日本的時候也會吃煎餃,可是看到擺盤那麼漂亮的餃子,我心中總是趕到些許缺憾。我爺爺是外省北方人,「吃餃子」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是用大盤子堆滿水餃,然後吸哩呼嚕吃個精光。我爺爺是標準的外省做法。煮餃子一定要用中華炒鍋,大火煮水到冒出大量白泡泡,才把餃子倒下去,等到餃子浮上來,倒冷水下去,再滾一會兒,就好了。我小時候也疑惑過為何要用炒鍋來煮,事實上用一般鍋子煮也沒差。後來,我是猜想,老人家那個年代用的還是燒火的灶,灶上面擺的當然是大鐵鍋不會是別的東西。另外就是,像他們北方人煮餃子的時候一定是數十個餃子一起下鍋,用口徑大的大炒鍋才能讓這麼多餃子一口氣浮上來,是吧。

吃的時候我爺爺一定是沾白醋加幾滴香油,這我以前也不懂,長大後才了解,原來麵食類最對味的才是白醋啊。

食物的味道好像總與家人連在一起,想必《食記百味》裡的小不點長大以後,應該也有千般與食物相關的回憶吧。


*圖片取自於www.corbi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oleena 的頭像
    caroleena

    多米尼玩物喪志集

    carol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